《中國電力行業年度發展報告2022》
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
2021年,電力行業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,認真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和全國發展改革工作會議要求,深入推動能源安全新戰略,努力克服各種困難、承受住各種考驗。在保障能源安全方面,積極應對迎峰度夏遭遇的拉閘限電,全力防控電煤供應偏緊以及高比例新能源并網的安全風險,全力以赴提升電力安全保供能力,確保了電力安全供應;在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方面,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“雙碳”工作部署,堅持穩中求進,加快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,嚴格執行國家節能減排各項政策要求,非化石能源裝機比重進一步提高,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順利收官;在電力市場化改革方面,健全多層次統一電力市場體系,規范統一的交易規則和技術標準,加快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,推動形成多元競爭的電力市場格局;在投資建設、科技創新以及國際合作等方面也都取得了進一步的發展成效,為國民經濟發展與疫情防控提供了可靠電力保障,為“六穩”、“六保”特別是穩預期和保能源安全做出了全面貢獻。
2021年,全國全社會用電量83313億千瓦時,比上年增長10.4%,增速比上年提高7.1個百分點;全國人均用電量5899千瓦時/人,比上年增加568千瓦時/人;受來水偏枯,電煤供需緊張、部分時段天然氣供應緊張等因素,全國電力供需形勢總體偏緊,年初、迎峰度夏以及9-10月部分地區電力供應緊張,甚至采取了各種應急措施來保障能源供應。國家高度重視并出臺一系列能源電力保供措施,電力行業認真貫徹黨中央、國務院決策部署,落實相關部門要求,全力以赴保民生、保發電、保供熱,采取有力有效措施提升能源電力安全穩定保障能力。
截至2021年底,全國全口徑發電裝機容量237777萬千瓦,比上年增長7.8%。其中,水電39094萬千瓦,比上年增長5.6%(抽水蓄能3639萬千瓦,比上年增長15.6%);火電129739萬千瓦,比上年增長3.8%(煤電110962萬千瓦,比上年增長2.5%;氣電10894萬千瓦,比上年增長9.2%);核電5326萬千瓦,比上年增長6.8%;并網風電32871萬千瓦,比上年增長16.7%;并網太陽能發電30654萬千瓦,比上年增長20.9%。
2021年,全國全口徑發電量為83959億千瓦時,比上年增長10.1%,增速比上年提高6.0個百分點。其中,水電13399億千瓦時,比上年下降1.1 %(抽水蓄能390億千瓦時,比上年增長16.3 %);火電56655億千瓦時,比上年增長9.4%(煤電50426億千瓦時,比上年增長8.9%;氣電2871億千瓦時,比上年增長13.7%);核電4075億千瓦時,比上年增長11.3%;并網風電6558億千瓦時,比上年增長40.6%;并網太陽能發電3270億千瓦時,比上年增長25.2%。
截至2021年底,初步統計全國電網220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回路長度84萬千米,比上年增長3.8%;全國電網220千伏及以上變電設備容量49 億千伏安,比上年增長5.0%;全國跨區輸電能力達到17215萬千瓦(跨區網對網輸電能力15881萬千瓦;跨區點對網送電能力1334萬千瓦);2021年全國跨區送電量完成7091億千瓦時,比上年增長9.5%;電網更大范圍內優化配置資源能力顯著增強。
在應對能源電力供應緊張與保障能源電力供應安全的過程中,電力企業彰顯大局意識,積極落實國家各項部署,建立應急保供機制,為保障電力安全做出了重要貢獻。其中,電網企業發揮大電網平臺作用,統籌供給與需求、送出與受入、電力電量平衡與安全生產、有序用電與能耗“雙控”,嚴格限制“兩高”企業用電。發電企業強化責任擔當,在燃煤電廠虧損面與虧損額不斷增大的艱難局面下,仍全力以赴保障電力熱力供應,切實做到機組應開盡開、設備穩定可靠。
2021年,全國主要電力企業合計完成投資10786億元,比上年增長5.9%。全國電源工程建設完成投資5870億元,比上年增長10.9 %。其中,水電完成投資1173億元,比上年增長10.0 %;火電完成投資707億元,比上年增長24.6 %;核電完成投資539億元,比上年增長42.0 %;風電完成投資2589億元,比上年下降2.4%;太陽能發電完成投資861億元,比上年增長37.7%。全國電網工程建設完成投資4916億元,比上年增長0.4%。其中,直流工程380億元,比上年下降28.6%;交流工程4383億元,比上年增長4.7%,占電網總投資的89.2%。
2021年,全國新增發電裝機容量17908萬千瓦,比上年少投產1236萬千瓦。其中,由于白鶴灘水電站投產帶動水電新增2349萬千瓦,比上年增長78.9%;火電新增4939萬千瓦(煤電為2937萬千瓦,氣電為771萬千瓦),比上年下降12.7%;核電新增340萬千瓦,比上年增長203.9%;風電新增4765萬千瓦,比上年下降33.9%;太陽能發電新增5454萬千瓦,比上年增長13.1%。電源建設重心繼續向新能源和調節型電源轉移。
2021年,全年新增交流110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長度51984千米,比上年下降9.2%;新增變電設備容量33686萬千伏安,比上年增長7.7%。全年新投產直流輸電線路2840千米,新投產換流容量3200萬千瓦,分別比上年降低 36.1%和38.5%。
截至2021年底,全國全口徑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容量為111845萬千瓦,占全國發電總裝機容量47.0%,比上年增長 13.5%。2021年,非化石能源發電量為28962億千瓦時,比上年增長12.1%。達到超低排放限值的煤電機組約10.3億千瓦,約占全國煤電總裝機容量的 93.0%。兩大電網公司全年累計完成電能替代1891億千瓦時,比上年下降16.0%。能源生產與消費繼續延續綠色低碳轉型。
2021年,全國6000千瓦及以上火電廠供電標準煤耗301.5克/千瓦時,比上年降低2.01克/千瓦時;全國6000千瓦及以上火電廠廠用電率為4.36%,比上年降低0.29個百分點;全國線損率為 5.26%,比上年降低0.34個百分點。
2021年,全國電力煙塵、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約為12.3萬噸、 54.7萬噸、86.2萬噸,分別比上年降低 20.7%、26.4% 、1.4%;單位火電發電量煙塵、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為 22毫克/千瓦時、 101毫克/千瓦時、 152毫克/千瓦時。
2021年,全國單位火電發電量二氧化碳排放約為828克/千瓦時,比2005年降低21.0%;全國單位發電量二氧化碳排放約為558克/千瓦時,比2005年降低 35.0%。以2005年為基準年,從2006年到2021年,通過發展非化石能源,降低供電煤耗和線損率等措施,電力行業累計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為215.1億噸。其中,非化石能源發展減排貢獻率為56.7%,降低供電煤耗減排貢獻率為41.3%,降低線損率減排貢獻率為2.0%。
2021年7月16日,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(發電行業)啟動上線交易。截至2021年底,碳排放配額(CEA)累計成交量達到1.79億噸,累計成交額超過76.6億元。其中,掛牌協議成交額14.51億元,占總成交額的18.9%。按履約量計,履約完成率99.5%,全國碳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順利收官。
2021年,全國沒有發生重大及以上電力人身傷亡事故,沒有發生電力安全事故、水電站大壩漫壩、垮壩事故以及對社會有較大影響的電力安全事件。2021年,全國發生電力人身傷亡事故起數同比持平,死亡人數減少6人,降幅14%。
2021年,全國電力可靠性指標繼續保持較高水平。發電方面,納入電力可靠性統計的4萬千瓦及以上水電、10萬千瓦及以上火電和核電機組共計3239臺、120435.34萬千瓦。其中,水電機組等效可用系數為92.27%,受水電機組可用小時同比減少112.34小時/(臺年)因素影響,比上年下降1.09個百分點;燃煤機組等效可用系數為91.6%,受非計劃停運次數同比增加0.11次/(臺年),計劃停運次數同比增加0.13次/(臺年)因素影響,比上年下降1.41個百分點;燃氣輪機組等效可用系數為92.43%,受非計劃停運次數同比增加0.03次/(臺年)因素影響,比上年下降0.73個百分點;核電機組等效可用系數為91.42%,受非計劃停運次數同比增加0.04次/(臺年)因素影響,比上年下降0.96個百分點。
輸變電方面,十三類輸變電設施的可用系數保持在99.4%以上;納入電力可靠性統計的220千伏及以上電壓等級三類主要輸變電設施中,架空線路可用系數為99.466%,比上年上升0.004個百分點;變壓器可用系數為99.630%,比上年上升0.058個百分點;斷路器可用系數為99.839%,比上年降低0.006個百分點。直流輸電方面,納入電力可靠性統計的38個直流輸電系統合計能量可用率為96.461%,比上年上升0.77個百分點;能量利用率為44.65%,比上年下降2.70個百分點。
供電方面,全國供電系統用戶平均供電可靠率為99.872%,比上年提高了0.007個百分點;用戶平均停電時間11.26小時/戶,比上年減少了0.61小時/戶;用戶平均停電頻率2.77次/戶,比上年增加0.08次/戶。其中,城市地區的用戶平均停電時間同比增加了0.07小時/戶,平均停電頻率同比增加了0.07次/戶;農村地區的用戶平均停電時間同比減少了0.45小時/戶,平均停電頻率同比增加了0.2次/戶。
截至2021年底,15家大型電力企業職工總數209.57萬人,同比減少2.15%。
2021年底,兩大電網公司資產總額合計5.75萬億元,比上年增長7.4%,增速比上年提高1.9個百分點。主營業務收入合計3.59萬億元,比上年提高12.3%,兩大電網公司平均資產負債率為57.0%,與上年基本持平。內蒙古電力集團資產總額1070億元,比上年增長4.8%;主營業務收入916億元,比上年提高9.7%;資產負債率為53.9%,比上年增長1.7個百分點。
2021年底,五大發電集團資產總額合計6.5萬億元,比上年增長8.7%,增速比上年提高3.0個百分點。2021年,五大發電集團電力業務收入1.30萬億元,比上年提高16.4%。2021年,五大發電集團電力業務利潤總額為-489億元,比上年減少1404億元,電力業務利潤均出現虧損。電煤價格持續高位運行,是電力業務利潤虧損的最主要原因。
2021年,電力建設施工企業總營業收入6317.5億元,比上年增長9.5%,近五年持續增長。2021年,電力建設施工企業利潤總額138.0億元,比上年增長14.62%,近五年波動增長。2021年,電力建設施工企業總負債率77.7%,比上年增長0.3個百分點,從前四年的穩步下降轉為2021年的略有升高。2021年,電力建設施工企業新簽合同額11128億元,比上年增長7.10個百分點,近五年持續增長。
電力行業企業積極落實各項電力改革政策要求,燃煤發電全部參加市場交易,燃煤電價加快放開,“能漲能跌”的價格形成機制逐步建立,有序推動工商業用戶全部進入電力市場。全國首批8個電力現貨試點地區均開展了出清結算試運行工作,試運行期間電網運行安全、市場運行平穩。
截至2021年底,全國各電力交易中心累計注冊市場主體46.7萬家,數量較2020年增長76.0%。2021年,全國各電力交易中心組織完成市場交易電量37787.4億千瓦時,比上年增長19.3%;其中,全國電力市場電力直接交易電量合計為30404.6億千瓦時,比上年增長22.8%。市場交易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比重為45.5%,比上年提高3.3個百分點。全國電力市場化交易規模再上新臺階。全國各電力交易中心組織完成的市場交易電量中,省內市場交易電量合計為30760.3億千瓦時,比上年增長18.0%,占全國各電力交易中心組織完成市場交易電量的81.4%。全國各電力交易中心組織省間交易電量(中長期和現貨)合計為7027.1億千瓦時,比上年增長25.8%,省間市場有效促進了資源在更大范圍內配置。
2021年,全年經有關政府部門和中電聯下達標準計劃683項,其中,國家標準計劃84項,行業標準計劃356項,中電聯標準計劃243項。全年經有關政府部門和中電聯發布標準871項,其中,國家標準78項,行業標準557項,中電聯標準236項。
2021年,電力行業聚焦國家核心關鍵技術攻關任務和行業發展重大技術需求,持續加強基礎研究,夯實科技基礎,推進“卡脖子”技術攻關,取得多項重大技術突破和一批原創性成果。發電領域實現在水電工程智能建設技術、水電調度運行決策支持關鍵技術、筑壩新技術、超臨界二氧化碳循環發電技術、發電工控系統技術、重型燃氣輪機關鍵技術、第四代先進核能技術、核能綜合利用技術、大兆瓦海上風機關鍵技術等方面的新突破。電網領域在電網安全穩定運行、大電網柔性互聯、電力自動化、新能源消納、超導輸電、高端電工裝備研發等技術方面取得新的突破性成果,提升了關鍵領域自主可控水平。2021年授予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中,電力行業獲得17項(其中,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1項,一等獎1項,二等獎15項)
2021年電力企業順應數字時代新趨勢,推進能源科技革命和數字革命,推進數字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,加強了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和建設力度,加快了信息技術在電力工業的創新應用,激活了電力數據要素新動能,加快數據資源管理能力提升,賦能電力工業高質量發展。2021年,電力行業主要企業數字化建設投資超過280億元,投資完成率達到了83%,其中電網領域數字化投入達154億元,兩大電網公司數字化投入連續三年增加;累計數字產業化收益952億元;數字化方面的專利數量、軟件著作數量、獲獎數分別為2401項、1658項、314項。
2021年,中國主要電力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總金額69.6億美元,同比下降11%;對外直接投資項目共30個,主要涉及輸配電、水電、風電、太陽能發電、交通基礎設施及儲能等領域,中國海外能源投資結構加快綠色低碳轉型。
2021年,中國主要電力企業年度新簽合同項目170個,合同金額311.8億美元,同比增長14.8%。新簽境外工程承包項目涉及48個國家和地區,其中亞洲和非洲項目占比最多,分別為52.9%和21.2%。
2021年,中國主要電力企業年度出口電力裝備總額25.0億美元,比上年增長12.1%;其中,設備直接出口總額4.1億美元,境外工程帶動裝備出口總額20.9億美元。受疫情影響,電力技術服務出口總額2.4億美元,同比減少78.6%;其中,直接出口技術服務1.7億美元,境外工程帶動出口技術服務0.7億美元。
截至2021年底,中國主要電力企業境外累計 實際投資總額為 1026.6 億美元;對外工程承包合同額累計 3432 億美元;電力裝備 出口總額累計達 311.9 億美元;電力技術服務出口累計總額為 109.3 億美元。
截至2021年底,中國分別與俄羅斯、蒙古國、越南、緬甸和老撾等國實現了跨國輸電線路互聯和電量交易。初步統計,中國與鄰國的合計完成電量交換75億千瓦時,比上年下降13.7%。其中,購入電量53億千瓦時,增長18.0%;送出電量22億千瓦時,下降47.9%。
2022年,國家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,繼續做好“六穩”、“六保”工作,持續改善民生,著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,提出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.5%左右;考慮國際形勢、疫情防控、經濟發展、燃料供應等多方面因素,2022年全國電力供需總體平衡,迎峰度夏、迎峰度冬期間部分區域電力供需偏緊,預計全年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在5%-6%之間。
“十四五”時期,我國構建新發展格局,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,高技術及裝備制造業快速成長、戰略性新興產業迅猛發展、傳統服務業向現代服務業轉型、新型城鎮化建設將帶動電力需求保持剛性、持續增長。預計2025年我國全社會用電量為9.5萬億千瓦時,“十四五”期間年均增速為4.8%;最大負荷為16.3億千瓦,“十四五”期間年均增速為5.1%。此外,“十四五”時期也是力爭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、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打好基礎的關鍵時期,必須協同推進能源低碳轉型與供給保障。“十四五”將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,預計2025年我國電源裝機容量為30.0億千瓦,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占比將達到51.0%。
主站蜘蛛池模板:
日本福利一区二区三区
|
福利乱伦视频
|
麻花传md0174苏蜜清歌
|
最近中文字幕在线中文高清版
|
欧美激情国产免费
|
97伦伦午夜电影理伦片
|
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
|
欧美揉bbbbb揉bbbbb
|
国产综合在线观看视频
|
玩弄老太婆的屁股眼
|
猛男又粗又大又深又硬又爽
|
精品视频在线播放
|
午夜性影院爽爽爽爽爽爽
|
国产真实强奷网站在线播放
|
97ssee|
在线精品欧
|
国产女人喷潮在线观看视频一
|
亚洲香蕉国产高清在线播放
|
国产玖玖玖九九精品视频
|
九九视频在线观看6
|
日韩电影在线天堂
|
国产精品午夜国产小视频
|
a级国产乱理论片在线观看看
|
忍不住的亲子中文字幕在线
|
欧美亚洲中日韩中文字幕在线
|
国产欧美日韩免费一区二区
|
国产亚洲日韩欧美另类
|
欧美国产一区视频在线观看
|
91精品国产午夜福利在线观看
|
日韩综合视频威尼斯在线
|
九九热在线视频观看这里只有精品
|
熟女露脸一区二区三区
|
国产制服精品一区二区视色
|
无人一码二码三码4码免费
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
|
日韩精品中文字幕在线
|
日韩欧美自拍区
|
大香伊蕉在人线国产最新75
|
免费无毒片在线观看
|
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绿巨人
|
在线观看三缀片免费视频电
|
日韩射吧
|